公司债权人起诉股东
公司法关于债权人可起诉股东的情形
1、有一种情况可以起诉股东,也就是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担保责任。这种情况也很多,比如银行经常在公司申请贷款的时候,让股东对公司的借款承担担保责任。我还遇到有的公司在正常的业务往来中,让公司的股东承担保证责任的。
2、公司起诉股东,一般在股东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或者股东抽逃出资的情形下,公司可以起诉股东要求股东履行出资义务或追讨出资。
3、公司欠债一般不能把股东一并起诉,但特殊情况下可以起诉。例如公司没有实际进行清算而注销的,那么尚未偿还的债务由负有相关责任的人员承担。
债权人起诉股东,股东是不是同时胜诉或败诉
1、在债权人起诉公司违约之诉,不能一并起诉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买卖合同纠纷中,公司债权人可以同时起诉公司和股东。加工承揽合同中,债权人不能同时起诉公司和股东。
2、 可以看出,最高院在是否能同时起诉公司和股东这一问题上,存在观点摇摆,但从发展过程看,总体上是认可同时起诉的。
3、如果股东承担的是补充赔偿责任,债权人此时遇到的另一个程序障碍是股东享有的先诉抗辩权,即公司债权人须先对公司提起 诉讼 ,在胜诉并 强制执行 后债权仍无法获得清偿的,才能对股东与提起补充赔偿责任诉讼。
公司欠债能否把股东一并起诉
1、公司欠债能把股东一并起诉。因为按照规定,对于已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债权人完全可以将公司和未足额出资股东共同起诉。公司采取认缴资本制,即赋予股东在出资额和出资期限上较为宽泛的自由。
2、公司欠债一般不能把股东一并起诉,但特殊情况下可以起诉。例如公司没有实际进行清算而注销的,那么尚未偿还的债务由负有相关责任的人员承担。
3、能,起诉公司法人欠款可以一并起诉股东。股东是公司的投资人与公司运营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原告的起诉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则可以起诉股东。
4、公司欠债一般不可以一并起诉股东。但股东存在过错的除外。
5、只要起诉的情形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可以把股东一并起诉的。
债权人起诉公司股东承担补充责任是全部股东吗?
1、目标公司对外负有债务,债权人起诉要求公司承担还款责任,同时将公司的股东列为被告,要求公司四位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2、公司减资,如果未通知债权人,股东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对公司债权人具有担保作用。
3、如果股东承担的是补充赔偿责任,债权人此时遇到的另一个程序障碍是股东享有的先诉抗辩权,即公司债权人须先对公司提起诉讼,在胜诉并强制执行后债权仍无法获得清偿的,才能对股东与提起补充赔偿责任诉讼。
4、履行出资是股东的义务,股东违反义务就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综上所述,公司欠债能把股东一并起诉。因为按照规定,对于已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债权人完全可以将公司和未足额出资股东共同起诉。
5、即公司债权人仅可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要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承担补充责任,而且主张范围限于瑕疵出资股东未出资部分的本息。
公司欠债股东被起诉怎么办
1、法律主观:一般情况下,公司欠债不可以告股东。
2、结合这些法律规定,清算程序不合法的具体表现往往有这几种情况: (1)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 股东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主张让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
3、法律主观:公司因为欠款纠纷被起诉的,首先应当积极应诉,如果确实无力偿还的,可以申请破产,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4、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5、股东没有实缴出资公司欠钱被起诉,不会坐牢。
更多 #合同纠纷 相关法律知识
-
租赁公司不给过户怎么办
不动产或动产是等级在租赁公司名下,是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
2023.09.26 11:15:59
-
合同纠纷是起诉公司还是起诉签 ...
合同纠纷起诉公司,但前提是公司是合同相对人。当合同对象为公司时,签 ...
2023.10.17 10:49:13
-
合同签订多长时间后不能起诉
合同签订之后超过诉讼时效的不能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 ...
2023.10.17 10:43:42
-
装修公司推迟工期怎么赔偿
业主与装修公司构成承揽合同的法律关系。装修公司拖延工期的行为属于一 ...
2023.09.27 14:10:34
-
答
合同的附件的规定是附件一般是指因为在合同正文中不便说明但需要明确的 ...
-
答
合同内容的标的是合同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客体,即合同的对象。合同标的通 ...
-
答
合同的签署地与起诉没有关系。发生合同纠纷通常由合同履行地或被告所在 ...
-
答
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双方仍在履行的:
1、双方未约定到期自动续约 ...
-
答
合同签订地法院诉讼条款的法律规定是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被告住所地、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