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北京

扫二维码关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合同纠纷>纠纷>不追究的关于偷税罪(逃税罪)的情形和后果是哪些?

不追究的关于偷税罪(逃税罪)的情形和后果是哪些?

2023.09.26 868人阅读
导读:逃避缴纳税款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或扣缴义务人采取前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据 刑法 规定,扣缴义务人采取偷税手段,不缴或者少缴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10%以上且超过一万元的,依照偷税罪处罚,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 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就达到了逃税罪的立案标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公司偷税漏税处罚如下: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并且偷税漏税的立案标准一般也就是1万元以上,低于1万元的情况,所面临的后果都是行政处罚,但之前因漏水接受过行政处罚之后还是拒不悔改的,会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偷税漏税最显着、最直接的后果是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和应上缴国库金额的流失,这必然会导致国家的财政支出计划和民众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危害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偷税漏税怎么界定?

1、认定逃税罪,要注意准确认定其客观方面,即逃税行为的认定。

2、偷税是出于故意,而漏税是过失行为。偷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而积极希望或追求这一危害结果。

3、判定企业偷税漏税的方法主要是可以检查企业的发票金额,根据国家规定的企业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检验,另外,税务机关利用税务系统都可以查到偷税漏税的这种行为。

关于逃避应缴税款罪

法律主观:逃避缴纳税款罪如何处罚 根据 刑法 第211条的规定,对逃避缴纳税款罪的刑罚适用原则大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分层次处罚 针对逃避缴纳税款数额的不同,本条分别规定了两个层次的量刑幅度。

法律主观:逃避缴纳税款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或扣缴义务人采取前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 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就达到了逃税罪的立案标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新的刑法偷税漏税司法解释,什么样的行为算是偷税漏税

法律主观:建立假凭证,虚报账目以及违反规定都属于偷税漏税行为。

偷税罪是偷税情节严重的行为。据 刑法 规定,扣缴义务人采取偷税手段,不缴或者少缴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10%以上且超过一万元的,依照偷税罪处罚。偷税罪的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含自然人和单位。

法律分析:“偷税”是指纳税单位和个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用欺骗、隐瞒等手法逃避纳税的行为。“漏税”是指纳税人因无意而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两者的区别是:(1)性质不同。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将罪名由“偷税罪”改为“逃税罪”。

展开原文 ↓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合同纠纷 相关法律知识

律师普法